财信研究评5月CPI和PPI数据:疫情供给冲击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强PPI_新浪财经_新浪网
17Cats Lv11

核心视图

1。猪粮价格上涨,但非食品价格疲软,5月份CPI同比增速持平。在粮食方面,采购和储存政策在减少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去年基数下降,猪肉对CPI的负拖累同比收窄0.25个百分点;国际粮价上涨的传导效应继续显现,粮食CPI同比创2015年以来新高;然而,疫情对食品供应方面的影响趋于减弱,新鲜蔬菜价格环比下跌更多,减缓了本月食品价格的同比涨幅。在非食品方面,疫情对服务消费的影响依然强烈,核心CPI持平于较低水平,而高基数削弱了油价的作用,非食品价格同比略有下降

2、预计6月份CPI将上涨约2.3%。未来,猪肉上涨周期的开始,国内疫情拐点的出现,以及PPI向CPI的传播增强,都将支持CPI中心。然而,疫情的干扰难以消失,居民整体消费需求疲软,国际粮油传播范围有限,CPI整体涨幅适中

3、国内高基数和稳定的供给和价格推动PPI同比下降,但进口通胀压力依然强劲。受尾部上涨因素大幅下降以及国内维持供应和稳定价格工作取得进展的影响,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6.4%。然而,受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生活资料的同比增长率出现反弹。在行业层面,油气开采和农副食品价格的环比增长也表明,国际进口压力依然强劲

4、预计6月份PPI将增长约5.8%。预计在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的干扰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将高位波动,对国内PPI形成强大的投入通胀压力。此外,基础设施的发展和预期的房地产维修将形成对国内定价商品的向上支持。未来,PPI新的价格上涨因素容易上升,但很难下降。然而,由于尾部上升因素的持续下降,未来PPI同比增速将继续下降,但下降速度缓慢

文本
事件:2022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与上月持平;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6.4%,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

1、猪粮价格上涨,但非食品价格疲软,导致CPI持平。预计6月CPI将上涨2.3%左右
顺畅的物流不会掩盖猪肉和谷物的上涨,食品价格将同比小幅上涨。5月,食品价格月环比下降1.3%,涨幅为0.9%,同比增长0.4%至2.3%,从而使CPI同比增长0.07%(见图1)。其中,中央采购和储存政策在减少猪肉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3.7个百分点,达到5.2%。此外,基数有所下降,猪肉同比降幅收窄12.2个百分点至21.1%,对CPI的负拖累收窄0.25个百分点;受新鲜蔬菜大量上市和物流逐步畅通的影响,蔬菜价格环比降幅扩大11.5个百分点至15%,蔬菜价格同比涨幅下降12.4个百分点至11.6%,对CPI的正拉动下降0.26个百分点(见图2)-3); 与此同时,国际食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继续显现,食品、食用油等价格环比涨幅超过2016年-2021,平均水平相对较高,CPI谷物也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新高(见图4),疫情影响了服务消费,叠加基数上升,非食品价格同比略有下降。5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见图5),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68个百分点。内部非食品价格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受国际油价逐步上坡和去年同期基数上升的影响,5月份运输车辆燃料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27.1%,减缓了对非食品价格的拉动作用;二是受国内疫情持续影响,旅游、交通等服务商品价格大幅下降,服务商品价格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受整体内需疲软影响,PPI与CPI之间的部分环节仍然受阻,如家用电器等工业消费品价格下跌,消费需求疲软,低核心CPI持平。5月,不包括食品和原油在内的核心CPI同比增长0.9%,与上月持平,反映出该流行病对消费者需求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未来,疫情最严重阶段已经过去,预计服务业未来将得到适度修复。此外,保障就业、民生、促进消费的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核心CPI有望反弹。然而,疫情的干扰和低收入群体的缓慢复苏将限制他们的复苏

预计6月份CPI将同比增长约2.3%。首先,预计6月份食品价格将继续按月下降,或者下降幅度可能大于5月份。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截至6月9日,28种重点监测蔬菜、7种重点监测水果和猪肉的价格上涨了-7.9%、-1.3%和1.7%,蔬菜下降幅度收窄,水果增长率转为负值,猪肉增长率收窄。由于季节原因,6月份食品的平均月环比下降幅度大于5月份。其次,去年基数逐渐下降,猪肉逐渐进入上升周期。预计未来猪肉对CPI同比负拉动作用将继续减弱;第三,服务业的适度修复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高度波动将支持非食品价格上涨。但是,疫情扰动短期内难以消失,居民收入恢复缓慢,非食品价格恢复有限;第四,6月份CPI的尾部上升系数比5月份高出约0.4个百分点(见图6)。
2、 基数高、国内供应和价格稳定导致PPI同比下降,但进口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预计6月份PPI将增长约5.8%。受尾部上升因素急剧下降以及国内供应和价格稳定取得进展的影响,5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至6.4%。其中,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同比分别增长8.1%和1.2%,比上月分别下降2.2%和上升0.2个百分点。两者之间的趋势差异很明显(见图7)。从分项来看,食品和服装的同比增长是生活资料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这表明国际食品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对生活资料的投入压力很大(见图8)

从行业角度来看,国际进口通膨压力仍然很大,煤炭等大多数国内定价产品价格下跌。受国际食品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趋势影响,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出厂价格环比涨幅最大。原油、煤炭等燃料加工业、化纤制造、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制造等原油产业链价格也继续环比上涨。中国仍面临强大的进口通胀压力;受中国在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影响,煤炭开采、轧钢等行业价格环比负增长;此外,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复苏缓慢,行业中下游出厂价格环比增速仍在低位波动,中下游利润可能更加拥挤(见图9)

预计6月份PPI增长约5.8%。首先,6月份PPI的尾部上升因子较上月下降约0.3%(见图10);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预期修缮将对国内定价商品形成一定支撑,但保供稳价政策继续推进,煤炭、中下游等工业产品价格环比涨幅相对可控;第三,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流行病的爆发导致短期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预计未来国际油价中心将高位波动,国际形势稳定后油价中心将趋于回落3、PPI与CPI剪刀差继续收窄,但输入性通货膨胀和流行病的影响加剧了中下游地区的利润挤出效应,PPI和CPI之间的剪刀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业企业利润空间的变化。PPI和CPI之间剪刀差的扩大通常意味着企业利润和经济动能的持续修复(见图11-12)。 然而,本轮PPI和CPI之间剪刀差的扩大主要是由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并非全面的价格上涨。在内需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中下游产业转移成本的能力仍然较弱,导致上游原材料上涨对中下游产业利润产生强烈的挤出效应,从而抑制了中下游企业投资和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利于国内经济动能恢复

受PPI基数提高的影响,5月份PPI与CPI剪刀差较上月收窄1.6个百分点,至4.3%,连续7个月收窄。剪刀差的缩小通常意味着上游价格上涨对中下游利润的拥挤效应将减弱,预计中下游产业的增长势头将增强。但本轮剪刀差收窄主要受基数效应影响,国际进口通胀压力继续加剧上、中、下游利润差距,加之疫情对行业中下游的持续影响,中下游行业仍面临巨大困难。